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更多等於更好?

一直以来,人類都在致力于追求“更多”及“更好”,總是想用更多的食物、更多的金錢,带来更好的生活。但時至今日,擁有“更多”與活得“更好”已经不能畫上等號。
金錢除了可以提供食物和居所外,只是一種實現目標的手段。有趣的是,我们經常搞不清楚目標和手段的區别,以犧牲幸福(目標)来換取金钱(方法)。
當社會上普遍認為財富的積累是人生目標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犯这類错誤。並不是說賺錢或存錢是錯誤的,物質上的富有可以幫助個人甚至社會得到更多的幸福。金錢上的保障,可以讓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或是让我们不為帳單煩惱。還有,賺錢的欲望可以成為積極的挑戰,甚至给我們啓發。但是,金錢本身並没有價值,而是因為它可以带来一些豐富的經歷。物質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義或是精神上的財富。
研究显示,財富與幸福之間的關聯其實和大眾一般所想的很不同。心理學家 David Myers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幸福與財富之間的關聯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較窮困的地区,在这些地區基本的生活條件都得不到满足。此外,還有報告指出,在過去的50年里,美国一代代人的富有程度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卻没有什么變化。令人驚訝的是,許多人在富有之後居然比在努力致富的過程中还要沮喪。“忙碌奔波型”的人認為,他们的行為可以為將来带来好處,這样想可以减少他们的負面情緒,然而一旦達到目標,發現所得到的無法使自己快樂時他們就無法自拔了。这时,他们会充满了絕望,因为没有目標他們就失去了幸福的指望。
而有那麼一群人,一但有了錢之後便會花在購物上,以購物的方式來追求幸福,也不在乎自己是否需要且是否負擔得起,這便是<購物狂>。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女人都爱逛街,即使不買东西,也喜歡逛街。事實上,60%左右的男性也曾“衝動性购物”,就像電影《天生購物狂》中上演的那样,與購物相關的心理症狀複雜多样。購物狂不在乎消費的數額有多大,而是伴隨購物產生的各種情緒、行為失調症狀,“衝動型超購症”、“後悔型超購症”“戀物癖超購症”等各種與購物有關的心理障碍已在一些醫院心理門診部涌現
臨床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少人对商品的一种瘋狂乃至病態的占有欲往往源自内心巨大的壓力。不少人花大錢購物只是為了面对痛苦和壓力时,轉移注意力,回避痛苦的一种方式。他们中不少人可能是因为缺乏自尊自信、内心空虚、壓抑等。另外,商家的广告造成强烈的感官冲击,也刺激着人们的購物衝動。
從某種程度上说,幸福是建立在財富的基礎之上。保證衣食住行的經濟財富是建立幸福的基礎,如果連衣食住行的經濟財富都没有,那幸福就是没有保證。所以说,財富是幸福的必备条件之一。
但財富的多少和幸福不成正比。越富有,不一定幸福就大。有許多人因为財富多而惶恐,而怕人算计,甚至也因为最求过多的財富多鋌而走險,最后傷及自己。
所以更多並不等於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