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咖啡正義 心得


497390206 心理四 王立信
    這部咖啡正義其實不是第一次看了,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在大二上學期系上有一堂文化人類學的課,當時看完很驚訝,高中的時候我總是很喜歡在星巴克買一杯咖啡,坐在裡面讀一個下午的書或是發呆,星巴克給我的感覺是一種成熟、品味、文藝的感覺,彷彿每天在裡面讀書就能考上台大。當時看完影片給我的感覺就是憤怒、噁心、難以接受,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美國這個每天被台灣捧LP的國家,一個號稱在美國就能一圓美國夢的國家,光鮮亮麗的外表下竟然是壓在那些非洲豆農的身上,西雅圖夜未眠那浪漫的城市瞬間變得噁心。

    而現在看完的感覺更多的是無奈和無語,距離上次看的時間也過了兩年,而距離這部片子拍完的時間又過了更久,但這些問題根本沒有解決的樣子,星巴克的公平交易咖啡也不是每天都有,更覺得企業對於人類的壓榨實在可惡,那些看似在三四百年前的帝國主義其實根本沒有離開,只是像顆裹了糖衣的毒藥一樣,變成了文化和經濟的殖民主義,憑甚麼由遠在天邊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來決定非洲咖啡豆農種出來咖啡的價值?而且企業好像就吃定了大家還是一樣會繼續買他們的咖啡一樣一點也沒有要修正的意思,而消費者長期接受著品牌文化的影響,也讓這些剝削者可以更理所當然的剝削著這些豆農。

    片中的非洲咖啡豆農說他們不需要援助,不需要我們這些所謂的已開發國家的援助,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能夠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夠有尊嚴的生活,不是有需要就找外面的人救援,能夠有柏油路,能夠讓自己的小孩去讀書,有自來水,這些在我看來再簡單不過,在理所當然不過的東西,卻是他們的願望,多麼多諷刺。一杯一百多元的咖啡,讓為了滿足我們對咖啡的生理或心理需求的咖啡農們不能好好地生活下去,但為了生活還是得繼續種咖啡,還讓有些豆農轉種毒品,因為毒品的利潤比較高。

     如果說我喝的咖啡是這樣出來的咖啡,那我寧願不要有這杯咖啡,公平交易的咖啡略有所聞,或許價格會貴一點點,那又如何,如果喝下去的咖啡是如此的噁心,那不如不要喝,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能提神能上癮。如果大家都能夠抵制消費剝削咖啡,或許有一天就能看到非洲人快樂的生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