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世界公民劇展

到youtube搜尋「世界公民劇展」,
可以看到各位之前在課堂上表演的影片

1-你的消費決定你的世界
2-吃補還是吃苦
3-消費與生產的透明化
4-美味背後要付出的代價
5-消費者的委屈
6-情境你我他
7-好吃的真相

歡迎點閱:)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文章導讀心得分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企四甲 497701388 方勝蔚


底是我為人人或者是人人為我呢?在讀完這主題一系列的文章時,發現其實每篇文章無論在探討任何主題,裡面都存在這兩個觀點在周旋著。如果問大部分的人那個才是比較重要甚至是正確的的處世原則,受到身為人類從小就被教育的道德良知影響下,相信大多數都會選擇我為人人這個答案。可是為什麼實際上世界上很多人卻不是遵循著這個原則在走,我覺得書中有一句話直接點出了原因:[我們徹底內化經濟學家的理想,也就是人類應成為致力於利益最大化的獨立機器。]在經歷過了各種經濟模式之後,似乎資本主義是最適合人類的社會,好像在也沒有比資本主義更好的經濟體制,於是也沒有人去注意資本主義不斷發展最後會帶來哪些問題,但隨著時間這些問題慢慢浮現出來,伴隨民主自由平等的資本主義竟然也會造成不公不義的社會情況,並且越來越嚴重,於是開始越來越多人去探討這個似乎是不容置疑資本主義。

到底是什麼讓人變的越來越自私自利呢?在資本主義發展之下,一心一意追逐金錢,於是為了賺錢犧牲很多部份,例如社交,如書中所說,世代變遷,美國年輕人很不情願花時間在他人身上以及追求非金錢的社會目標,於是富裕的生活也讓我們更孤立。但其實很多研究資料都顯示,財富和快樂不是絕對相關,因為大多數人從這二十世紀的改變中獲的許多好處,但是那些好處已經超效益遞減點,簡單來說如果你是一個窮人,獲得金錢或許能讓你變的很快樂,但是富裕的我們其實獲得金錢的快樂感並不會增加多少。那位什麼還要汲汲營營去追求金錢的利益,就是想用更多的金錢來補償我們為了專注追求金錢而失去社交的那個缺憾,於是就一直惡性循環下去。根據研究顯示,對於有錢人而言,有朋友比擁有更多金錢更好。雖然還是有許多人自己不覺得他們需要社交,實際上他們的那份渴望還是存在心中,只是沒有發覺罷了,對於那股心中莫名的空洞感,只能用追求更多金錢的方法,用物質來補償。如同書中舉例,就像廣告的功用,他將人類快樂的真實來源(也能說是心中缺少的那部份,社交)化為影像,再提供給我們。例如廣告商打著買這台車就會讓你在團體中有身分地位,或者桃花不斷,因為他們了解消費者缺乏人際互動,所以廠商把車子藉由廣告在附加一些特殊物質,而這些物質會滿足那種對社交的渴望。於是利用這種行銷手法,讓人們不斷的去賺錢,用物質滿足心中的那股缺憾。所以像書中說的,我們確實需要建立適用於目前需求的經濟,而不是為了追求經濟成長而不斷調整生活。接著書中又提到,許多經濟學家將人際互動視為達到目的的手段,卻不認為人際互動本身也是目的,這是很嚴重的謬論,也因此不難推論為什麼資本主義太過頭,不公平的社會情況會越明顯。

我利用一個深夜,自己一個人到麥當勞,聽著爵士樂,仔細看完這些文章後,寧靜的夜晚讓頭腦思緒不受打擾,且能好好仔細思考整理這些事情,也順便重新審視自己。我常覺得這是個利益薰心且缺乏人情味的世界,大家都在武裝自己。不過或許無形之中我自己也武裝了起來,不知不覺也變的沒有人情味自己也不曉得。但至少從今以後我會時時刻刻體醒我自己,我終究還是個有血有淚的人,或許單憑我ㄧ己之力沒辦法改變整個社會的風氣,但我還是會儘可能的影響身邊的人,誠摯的對待身旁周遭人,希望讓大家的人性不會被蒙蔽。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魚線的盡頭_1/4



海洋生態一直在這堂課都沒有太多接觸
【魚線的盡頭】又再度從另一個觀點提醒我們人類對自然的無知與無情
影片中提到
「海底拖曳漁業就像是一年對土地進行七次的農耕」
對自然過度的強取豪奪,最後只證明了一件事
人類最終還是生態的一環
當海洋資源消失之時
賴海洋資源為生 和 無限制取用的人們才會發現:
沒有自然,人類所謂的進步與發展,都可能在一夜之間幻滅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世界公民劇場─好吃的真相

你想過嗎......?
勞工有如機器、不景氣、消費未思考、企業打壓工人、政府企業勾結等.......
我們的社會存在著哪些問題呢?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各位同學大家好~!推薦 清大教授彭明輝的blog

http://mhperng.blogspot.com/

這是一位清大教授所開的部落格,
老師在課堂上也有傳閱過彭教授的著作-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部落個裡面談的議題都是在針對台灣當前的問題或者即將所面臨的危機做討論,
包括經濟,政治,學界,還有許多國內外政經時事,
以淺顯易懂的敘述來討論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議題,
目的是希望讓更多人對這些問題的重視,
尤其是年輕這一代的我們,
因為我們即將要面對"這麼樣的一個台灣"。

彭教授部落格用詞直接白話,就事論事,
我常常看的很過癮,並從這些議題中獲得很多想法和啟發,
也讓我重新用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台灣。

我覺得這個部落個很適合我們大學生去看,
大學生創造力思考力豐富,
對於各種知識吸收的快,
也較有多餘的時間去探討,關心一些社會議題,
所以相信這個部落格能讓開啟大家新的視野。

enjoy~~~








各位同學大家好~!推薦<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企管四甲 方勝蔚!

先大概介紹一下這部紀錄片的內容:

(當然不是周杰倫所演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續集之類的啦....)

《不能戳的秘密》是2011年李惠仁導演最新紀錄片作品。本片將輪迴在台灣學界、
官僚系統那些明明看得到但卻又不能說的秘密,一次披露,呈現給觀眾。用深入淺
出的方式將艱­深的公衛知識化為常識,讓大眾明白每天圍繞在身邊的謊言與危機。
這部片子要捍衛的不只是全民的健康,也是永恆不滅的正義!

獨立導演及自由記者李惠仁,耗時6年,追蹤調查完成《不能戳的秘密》紀錄片。片
中指出台灣之所以爆發禽流感疫情,是有人將禽流感病毒株偷偷製成禽流感疫苗販賣
,由於製程粗­糙,原先想讓雞隻產生抗體的疫苗,反讓疫情大流行;同時揭露農委會
隱匿國內高病原禽流感疫情,並找專家學者背書放寬認定標準的過程。


暑假時看了這部關於台灣的紀錄片,
直到上了這堂通識課,
我才回想到我曾經看過的這部紀錄片,
並且覺得內容很符合課程所探討的方向,
所以我想分享這部紀錄片給各位同學看看,
讓大家多知道一些關於台灣的事情,
也希望大家看完後可以思考,互相討論,交流~
並且傳給更多人看~
尤其是能傳給專業人士,
他們更能用專業的角度來檢視這個影片,
並且給更客觀專業的評論讓大家知道。
(除非他的專業良心已經被利益所矇蔽)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東西的故事/Stroy of stuff


當你手上還有 iPhone1, iPhone2, iPhone3, iPhone4
請問,為什麼你還會想買iPhone 4S呢?
因為,沒有iPhone 4S就代表跟不上時代流行
因為,iPhone 4S象徵你的品味和美感的高尚
因為,iPhone 4S也是人際交往的話題媒介
沒錯,人們都愛消費,而且,消費成隱了

但是,iPhone 4S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呢?
當iPhone 5出來後,它的命運又是如何呢?
漂亮的蘋果財報  或經濟成長的高飆曲線  其實也包裹著咸為人知的秘密  
掀開裡頭,藏著的是,終結自然的故事
這就是 「東西的故事」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世界公民行動,你準備好了嗎?part2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剛開始聽到這個團體的名字會以為是某個性別平等的團體,不過別忘了看完整個團體的頭銜,「合作社」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怎麼說呢?因為這個基金會就是一個以「合作」為取向,以達成綠色消費,守護土地的團體。他們會以共同購買商品的模式,項農也訂購農產品,成員也會擔任志工,在自己負責的區域內,以各種方式,像是帶著孩子組媽媽讀書會、開課、製作熟食,也熱衷「托老」、「老人安養」、義工的「時間人力銀行」等,目的就是為了凝聚社區的力量,使他們可以自給自足,進行實體物流等相關活動,集結消費力量。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誰把關?基因改造食品 「6成未標示」(TVBS-2011/11/23)

喝豆漿、吃豆腐,黃豆類的食物充滿蛋白質很營養,但有些原料用的是基因改造黃豆,有研究指出,實驗老鼠吃了基因改造黃豆產品,會生長遲緩,生殖器變小,甚至不孕,雖然沒有直接證實對人體有害,但民眾想避免風險,最好少吃,主婦聯盟也發現,市面上黃豆、玉米產品,有6成都沒有標示有無基因改造,更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記者汪倩如:「很多人早餐都會喝豆漿,但是這豆漿的原料黃豆,很有可能是基因改造黃豆。」透過生物技術改良品種,增加產量,基因改造黃豆,台灣一年就進口300萬噸,做成豆漿、豆腐各種產品,但卻有研究顯示,吃了「基因改造黃豆」食品的老鼠,會生長遲緩,生殖器也長得比較小。醫學博士蘇怡寧:「有一些老鼠在經過繼代之後,吃多了這些基改的食物,已經有證據顯示,牠會有不孕的一些問題,甚至影響牠的一些內分泌,我們講的不知道,(影響人體)是沒有定論。」想避免風險,唯一辨別方法就是看標示,黃豆類產品在成份裡會標出有無基因改造,但除了黃豆,我們吃下去的餅乾很多都是用玉米作的,也有可能是基因改造玉米,但主婦聯盟調查發現,市售108種玉米食品中卻有6成都沒有標示,雖然還沒有直接證實,基因改造食物會傷害人體,但政府沒有限制,標示也不清楚,倒是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世界公民行動,你準備好了嗎?part1


之前向大家提到關於「地球樹」的內容,主要是一個推從「有意義消費」的商店,大家可以以此方向,尋求自己覺得有興趣且和「世界公民行動」有關的話題,因為,接下來的課堂中我們會談到相關議題,同學們需討論出具體的見解,並實際的執行,在這裡,會陸續幫大家介紹幾個不錯的團體和活動:
首先,要介紹的是「農夫市集」,農夫市集就是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由農民親自販售的經營方式。一般的農夫市集有幾個特色:第一、產品是新鮮、自然和在地生產;第二、產品多樣但少量;第三、由農民或生產者直接販售,這樣的方式除了能讓產品免除大盤、中盤商抽成外,更可以提供生產者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機會,農民能了解消費者需求;而消費者於選購產品時,也能了解手上購買的產品來源、以及栽種方式。
目前在台北地區有兩個市集,一個是位於光華商場附近在假日才有的「希望廣場」,另一個是在忠孝東路四段248巷內,由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發起的「248農學市集」,他從過去以激進的方式抗爭,變為現在以柔性的方式宣導其農業理念,,他對農業的堅持與「無毒、安全、友善」的想法獲得企業支持,因此企業以象徵性1元的價格,出租寸土寸金的台北東區空地給予其發展的空間。

除了到現場可以購買到他們的商品之外,也可以透過他們的網站,進行宅配等交易喔!讓我們的消費更更有意義也更便利!  
資料來源:在地消費‧農夫市集 發布日期:97/12/04  
http://www.248.com.tw/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公平貿易,讓你的消費更有意義

記得,我曾經踏進那座落在永康街,只有幾米坪大的小商店,當時,我深深的被裡面頗具特色的小東西所吸引,更特別的是,每一個商品的背後,都有一個屬於他們的故事,商品已經不只存在著使用的成分,還有其背後的價值,但是,令我不解的是,價位看起來不是那麼的「公正」。這次,有機會聆聽地球樹負責人王靖宜小姐親自對「地球樹」的介紹,解開了我心中總總的疑問。
公平貿易是什麼?既然已經是「貿易」了,又怎麼樣存有「公平」?開頭,地球樹負責人王靖宜小姐,問了我們:「什麼是貧窮?你對貧窮的看法為何?」老實說,我吐不出任何的字,因為我真的不了解,什麼叫做「窮」,應該計算到什麼樣的程度,因為我們都生長在太富裕的環境中,沒有辦法體會那些第三世界的國家是如何被壓榨的,在那裡,幾乎各種年齡層、不分男女,都在辛苦的賣命著,但是那些已開發的國家,只看得見眼前的利益,不斷地剝削,結果導致外銷的產品便宜到不行,而他們的所得也是少到不能溫飽,更別說是他們的孩子,根本連看到書本的機會都沒有,生活裡只有不斷的工作圍繞著他們。

而「地球樹」,源起於日本在1972年所成立的組織Shapla Neer,致力於幫助這些第三世界國家免於被剝削的權力,建立一個具人性化的工作環境,讓他們可以製造屬於他們獨具特色的手工藝品。可能,我們的力量很小,可以做的也不多,但至少,你知道在這樣看似遙遠的距離中,仍有人為有意義的消費努力著,我想,我不會想置身事外。

地球樹:http://www.earthtree.com.tw/

效果不如預期 基改作物幫倒忙


2011-10-26 06:33:51 台灣立報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一份來自印度、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共20個糧食安全組織所發表的報告指出,基因工程沒有提升糧食產量,反而增加了農藥用量和促進超級雜草(superweeds)的生長。
基因改造作物20年前在美國被研發出來,之所以被稱為奇蹟的穀物,是因期待它可作為糧食危機、氣候變遷和土壤侵壞的解決方案。然而,評估報告發現已經在25個國家中生長、栽種面積達15億公頃的基因改造作物無法改善人類當前的問題。
報告認為,自基因改造技術研發之後,當前的飢荒已經成為氾濫的問題了。在投資高昂經費後,抗旱特性和耐鹽容忍度的試驗仍未進入任何具體實驗計畫。
我們生存於這個地球上,在認為基因改造食品具前瞻性,可造福人群的時候,無可避免的接受了它,但是現在,明明已經有數據顯示它對地球造成了傷害,也將漸漸影響人類,我們還可以聽從那些壓榨一切只為了商業利益的遑論嗎?我想,我們都辦不到,但是該從何做起,那將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地方。

資料來源:http://news.pchome.com.tw/living/lihpao/20111026/index-13195820311662204009.html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Of the 1%, by the 1%, for the 1% 與佔領華爾街

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Joseph E. Stiglitz 在【VanityFair】的2011年5月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標題是「Of the 1%, by the 1%, for the 1% 」(http://www.vanityfair.com/society/features/2011/05/top-one-percent-201105)。而在1863年11月,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林肯發表了所謂的「蓋茲堡演說」,裡頭提到了「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林肯的演說提到了美國獨立宣言的精神,也就是美國應該是個眾人生而平等的國家,國家治理應以「民有、民治、民享」為終極目標。如今,Stiglitz 提到,全美最有錢的1%人口,其收入是全美國總收入的25%,其財富是全美國的40%。在25年,相關的數字則是12%和33%。顯示美國的財富分配正處於嚴重的不平等分配,快速的集中於少數的富人。這些最富有的人,收入在過去10年增加了18%,而中產階段的收入卻在減少。
    所以,美國,還是個為全民平等而奮戰的國家嗎?一個號稱自由的國家,卻在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下,創造了一個令多數人相對被剝削、處於不平等地位的國家。也難怪,原本的「people」,現在會改為「1%」。美國最近佔領華爾街的運動正如火如荼的發生, 但與其說是這99%的人在佔領華爾街,不如說是這「1%」的人佔領了美國。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那些年,我們一起遺忘的世界

九把刀的片很紅
但什麼時候,人們也會開始認真來看看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呢

這是一堂大學的通識課,有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
在這裡
我們試著重新認識
重新認識這個再也熟悉不過的世界
然後
把它變成故事和照片
再分享給這個世界
當做她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