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咖啡正義 心得


497390206 心理四 王立信
    這部咖啡正義其實不是第一次看了,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在大二上學期系上有一堂文化人類學的課,當時看完很驚訝,高中的時候我總是很喜歡在星巴克買一杯咖啡,坐在裡面讀一個下午的書或是發呆,星巴克給我的感覺是一種成熟、品味、文藝的感覺,彷彿每天在裡面讀書就能考上台大。當時看完影片給我的感覺就是憤怒、噁心、難以接受,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美國這個每天被台灣捧LP的國家,一個號稱在美國就能一圓美國夢的國家,光鮮亮麗的外表下竟然是壓在那些非洲豆農的身上,西雅圖夜未眠那浪漫的城市瞬間變得噁心。

    而現在看完的感覺更多的是無奈和無語,距離上次看的時間也過了兩年,而距離這部片子拍完的時間又過了更久,但這些問題根本沒有解決的樣子,星巴克的公平交易咖啡也不是每天都有,更覺得企業對於人類的壓榨實在可惡,那些看似在三四百年前的帝國主義其實根本沒有離開,只是像顆裹了糖衣的毒藥一樣,變成了文化和經濟的殖民主義,憑甚麼由遠在天邊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來決定非洲咖啡豆農種出來咖啡的價值?而且企業好像就吃定了大家還是一樣會繼續買他們的咖啡一樣一點也沒有要修正的意思,而消費者長期接受著品牌文化的影響,也讓這些剝削者可以更理所當然的剝削著這些豆農。

    片中的非洲咖啡豆農說他們不需要援助,不需要我們這些所謂的已開發國家的援助,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能夠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夠有尊嚴的生活,不是有需要就找外面的人救援,能夠有柏油路,能夠讓自己的小孩去讀書,有自來水,這些在我看來再簡單不過,在理所當然不過的東西,卻是他們的願望,多麼多諷刺。一杯一百多元的咖啡,讓為了滿足我們對咖啡的生理或心理需求的咖啡農們不能好好地生活下去,但為了生活還是得繼續種咖啡,還讓有些豆農轉種毒品,因為毒品的利潤比較高。

     如果說我喝的咖啡是這樣出來的咖啡,那我寧願不要有這杯咖啡,公平交易的咖啡略有所聞,或許價格會貴一點點,那又如何,如果喝下去的咖啡是如此的噁心,那不如不要喝,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能提神能上癮。如果大家都能夠抵制消費剝削咖啡,或許有一天就能看到非洲人快樂的生活了。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沃瑪特:低價的代價

沃瑪特:低價的代價

經濟三甲     498021254     王喬品


巨大經濟齒輪的轉動,我們看到的是經濟報表上漂亮的數字,看到的是股票市場出現一片紅的光景,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這些數字是用多少渺小的淚水及汗水編製而成的,多少人犧牲了多少人、事所建構出來的。有部電影叫華爾街」,在這部電影上映後,美國街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人,在廣場上排出99%的字樣,所謂的99%是指說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經濟狀況是受控在剩餘的百分之一的人手上,剩下的那百分之一的人可以控管99%的生活品質,而沃瑪特基層的員工們,便是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一部份。

沃瑪特,是看似華麗但背後卻是一段段不為人知的辛酸的大公司,許多時候我們接收到的資訊,往往不是最深層的資訊,看看沃瑪特的董事們,再看看沃瑪特的基層員工,如果說真的有如廣告上所言那麼樣的夢幻,那這樣極端的差距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先不論品質高低,只要將物品的成本壓到最低,廠商的利潤自然就越高,不過要怎麼壓低成本呢?最先受到波及的自然就是最低層的工人,像電影中中國勞工長期被剝削,明明工作超時但工資仍然少之又少,又被迫要對來抽檢的調查人員提供不確實的資訊,為了飯碗只能忍氣吞聲繼續做下去,不過這樣的成本真的是低得很誇張,但是多數人可能會以為廠商這樣是在幫助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其實恰恰相反,消費者也沒有因為這樣而拿到較低的價格,因為這之中的差價全部進了廠商的口袋,不斷的剝削勞工來養肥自己,而對消費者的態度,更是門前門後兩個樣,付了錢就大大不一樣。

我們時常會被外表的亮麗所蒙騙,很多時候我們會只相信我們看到的,我們相信報表上的漂亮數字,相信GDP的成長指數,但是我們真的成長了嗎?就像沃瑪特的廣告,他們把自己包裝得非常漂亮,讓人們有種錯覺誤認為在裡面的員工都是幸福、美滿的,員工在內部待遇相當完善等等之類的,但看了這部影片後,有誰還會這麼認為呢?我相信,一定不只有沃瑪特這間大公司有這樣的問題,全球各地一定還有存在同樣問題的企業在,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雖然我們論錢沒錢、論權沒權,但是小小的發聲,說不定會得到大大的回應,一個傳一個,讓更多人了解這些內幕,讓更多人告訴更多人。

糧食戰爭

糧食戰爭

經濟三甲     498021254     王喬品


根據農糧組織的估算,2010年全球約有70億人口,其中約92500萬人仍處於營養不良狀況,也就是說全球平均每7.5人中就有1人營養不均,在92500萬人之中,亞太地區就有57800萬人,儘管過去20年很多國家在經濟上有了重大發展,但是這些營養不良人口人口91%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尼和菲律賓6個國家,除此之外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每年約有1000萬名5歲以下的兒童死亡,其中1/3是營養不良所造成。這些數據明顯指出了共同的問題---即為「糧食問題」。

在課堂上的討論中,我覺得兩個觀點都對現在的糧食問題有很大的影響,一個認為是供給等於需求,但經由中間商的剝削與價格調整後,使得兩邊變的不相等,價格越貴雖然對有錢人來說沒甚麼差別,不過對窮苦人家來說就會面臨飢餓的問題,這是一個觀點;而另一個觀點是認為人口過於膨脹,使得供不應求,以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發生這種狀況時價格必會調高,而這些無法負擔得起糧食費的人口,自然就成了飢餓的人口。我覺得在現在的社會中,這兩個觀點是並行的,對於較落後的開發中地區來說,人力即為生產力,不斷為已開發國家做代工,各個家庭要提高收入的不二法門,就是增加家裡能出去工作的勞動數量,所以出生率頻頻增高,然而在這樣人口過剩的國家,國家內的糧食必是供不應求的,就算說要進口,進口過來的糧食也不是開發中國家一般家庭能負擔的起的,所以就會有飢荒的狀況產生,除此之外再換個角度看看,幾乎每個國家的農產品都被商業化,不像過去那樣自給自足,而是藉由貿易來做分工合作,農場品變成了商品,就像一般商品一樣,然而農夫賣給中間商的價格跟消費者接收到的售價差了一大截,所有價格都是由中間商來做取決,生產者與消費者只有任由中間商宰割,當中間商把價格抬高,最低層的消費族群馬上就無法負擔的起,進而成了全球飢餓人口之一。

課堂上還提到了業界影響了學術界,發表關於孟山都的種子問題的教授,因為大企業的壓力下被迫解雇,然後事後發現根本非企業所講的無憑無據,甚至證據還是從內部流出的,由此事件可以看得出糧食的問題,並非只有造成飢餓的問題,商人的控制手段不僅影響市場的供需外,還影響到了資訊的認知,利用權力、錢力將事實扭轉,想想,單單藉由風力或是物體傳播,就能將原本無改造過的植物感染成改造過的,先不論對人體是否會造成影響,對生態而言,已經不如從前,甚至已經深深造成影響,只是還沒浮出檯面。

過去有張得獎的照片,這張照片上是一個餓到剩皮包骨的小孩在地上爬行,而尾隨在後的是隻等待他死亡的禿鷹,這堂課讓我腦中立刻聯想到這張照片,而且不僅僅這張照片,網路上也有很多事關於飢餓的影片,有部影片我也印象很深,那是兩個女生去餐廳吃東西,盛了一大堆剩菜剩飯,而這些剩菜剩飯通通進了廚餘桶,不久有個男人收走廚餘桶,他不是將桶子傾倒至垃圾場,而是帶回貧民窟,最後一回到家,一群小孩爭先恐後的將廚餘桶內的食物往嘴塞。我們很多人平常幾乎不需要去煩惱下一餐在哪,沒有餓過的經驗,所以對食物的珍惜度就不高,有時還會因為不合胃口,而浪費了整盤食物。
想想照片、想想影片,下次,在浪費食物前,想想地球上的92500萬人。

失控的世界

失控的世界

經濟三甲    498021254     王喬品

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是正向關係嗎?我想不是絕對的吧!現今許許多多的事件,都是因為科技過於發達所造成的,刑事案件、健康問題等等,人們依賴科技的進步,雖然嚐到不少甜頭,但也付出些許代價。就從吃的方面來看,過去,人們吃的稻米是農夫耗盡汗水與精力,從插秧到收成,一步一腳印,辛辛苦苦栽種而成的,而現在,透過科技的進步、運輸業的發達,人們吃到的稻米,普遍都是透過機器來做專業化的生產,甚至有些是從國外運輸過來的稻米,近幾年,還出現了基因改良的稻米,為了讓消費者吃起來口感更好、味道更香而研發出來的,單單這些感覺上科技進步真的帶來很多益處,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讓生產者的生產力提升,為國與國帶來交流,提升各國GDP產值。在這麼多好處下,真的都沒有伴隨的不良因子嗎?很明顯不是的!每個農夫生產力增加,生產面積也增加,可想而知伴隨的一定是農夫失業,台灣就如此的大,該開墾的地方、可以種植的地方早已開發完,每個農夫能生產的面積增加,必定會有土地供不應求的狀況發生,此時有些無法競爭的農民就會被淘汰掉,再者,基因改造的食品確實讓消費者多了不少選擇,但安全呢?安全上是否就真如廠商所言對身體無害呢?誰也無法保證吧。
科技的發展在表面上我們真的享受到很多益處,它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讓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更頻繁了,讓許多事務更方便、更容易達成,但在享受這些的同時,我們失去應該也不少。課堂上有同學講到現在都很流行的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讓一切都變的方便許多,迷路的話就拿出手機查地圖,無聊的時候也拿出手機上網跟人聊天,上課無聊時還是拿出手機玩著下載很久的遊戲,然而,這看似便利又獲得很多的一切,付出的代價可能超乎想像,像是查地圖,過去人們沒有這麼樣的便利,所以都是用嘴巴問出路的,人們常說『路是長在嘴巴上的』,這句話真的一點都沒錯,可是透過智慧型手機,漸漸不會去問人該怎麼走,而是跟著地圖走,這之中缺少了學習表達自己想去的目的,而且有時候還會因為問了當地人,所以得到更多值得學習資訊;而無聊的時候也不一定要有手機才能度過,可以觀察自己的周遭,努力用自己的雙眼去看世界每一刻的變化;還有最重要的壞處,我覺得是上課玩手機,基本上做甚麼事要像甚麼樣,每個時間點該做甚麼就該全力以赴。
還有一樣我覺得值得省思的,就是現代人太過於仰賴科技的進步,科技大幅度的進步確實帶來好處,可是當哪天科技沒用了呢?像是如果有一天,全世界電腦都當機了,過於仰賴電腦查詢資訊的人,是不是就不懂怎麼樣去圖書館找書了呢?又如果說現在大台北地區所有的交通工具都不能使用,人們是會待在家哪兒都不去,還是靠自己的雙腳走出門看看世界呢?科技的進步很明顯的培育了很多懶人,過去大家的生活方式,透過科技一切簡單化,有時只要知道怎麼樣按按鍵,就可以透過機器去完成物品,然而甚至自己完成的事甚麼也不知道。想想,這樣的狀況是要怪罪科技過於進步嗎?還是該怪罪人們心態並沒有跟著科技同樣的進步呢?
經過課堂上這麼多的討論,可以看得出來科技發展對社會進步是正向的關係,但是並不是直接畫上等號,科技的發展是需要一些外力的輔助,才可以真正說是會使社會進步,像是幫助農業轉型以減少失業人口,開發觀光果園或農場,進而變成觀光景點,或是網路設置安全把關,避免網路交友的危險之類的,又或者建立法案以解決科技帶來的一些危害,像是可以設置核廢料的處置方式等。少了輔助,科技發展對社會所帶來的就不會是完全的正向力,因此,在處處充斥著科技資源的現代,想辦法抑制科技帶來的害處才是當務之急,也是我們對後代的義務。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


    這次討論的主題是人應該為自己而活還是為他人而活,雖然當天我們這組站在的立場是為他人而活,但我還是認為人應該先為自己而活,然後再為他人而活。根據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人類最低的需求是生理需求,而要達成生理需求,不就是為自己而活嗎?當滿足了最低的階層後,需求金字塔才會向上層移動,人也才會想要做其他造福他人的事情。若自己都不能夠溫飽了,哪裡還有其他心思去為他人設想呢?    我認為這個社會所有的事情都是建立在「先為自己而活,再為他人而活」上,例如,人們去工作,不管這個工作最後帶來的影響為何,前提必然是為了賺錢求溫飽或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理想甚至是從中得到愉悅感,而這些的本質都是為了自己。再舉另外一個例子,共產主義主張消滅私有產權,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依照需求分配、生產資料公有制,而且沒有階級制度、國家和政府的社會,這個理念看起來非常的理想,但是終究無法戰勝人類的自私,因而走向資本主義。這並非是說資本主義就是絕對的好,只是說明人類無法完全拋棄一己私慾只為他人而活。
人類是自私的,這一點應該沒有人能夠否認,只是這些自私對他人的影響是好是壞才是我們所應該關注的部分,在課堂中老師還有課本上提到一些關於土地、飢荒等等的社會議題,我覺得這就是自私所帶來的惡。其實不用看別的國家,就看看我們自己身處的這個社會,從小的我們不太注意的地方到大的人人都會關注的地方,處處都有因自私而導致的壞處,就拿最近我常聽到科技業的黑暗面來說,老闆為了要賺錢,利用責任制讓工程師沒日沒夜的工作,雖然薪水很高,但是和工作量並不成比例,而且會對健康有所影響。另外一個我們也常常聽到的就是犯罪的問題,除卻那些精神疾病導致的犯罪,這些去偷去搶的人,也許是因為生活過不下去了,所以才會走上危害他人的路,或許犯罪的問題並非如此單純,但是最終其實都是自私所造成的吧。這次討論的議題──人應為自己或是他人而活是個非常值得討論的議題,經過整個學期討論不同的議題,在最後一次的討論回歸到「人」的身上,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前面討論種種議題我認為或許本質上都是人性的問題吧。因為所學的知識並不是非常廣泛,並不能提出什麼很有實際意義的想法,只是我堅信孟子所說的人性本善,沒有人生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害別人,而就這個議題來說,人類在為自己而活的時候,多花一點心思想到身旁的其他人,自己的所作所為,對這些人是否有不好的影響。也許就只是當一個溫柔的人吧。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低價的代價


低價的代價    497130357 廣告四 吳昱萱
        第一次聽到沃爾瑪(Wal-Mart)是我大一時在行銷課本上看到的一則行銷案例,課本上形容它是舉世聞名的連鎖零售商龍頭,並且還列舉出其能夠以「帝國式擴張」的成功關鍵,而所謂沃爾瑪的成功關鍵一切就是圍繞在如何「創造低價、回饋顧客」,不論是在與供應商、顧客或員工的溝通策略上下足了工夫以讓他成為如今的零售商龍頭,而這些種種在此次看完低價的代價這部影片之後,被完全地推翻了。
      以行銷的所學來看,沃爾瑪提出「創造低價」的經營理念確實是一個能讓他迅速擴張的最佳策略,畢竟以消費者的角度來說,「便宜」是最直接、最具吸引力的訴求,但也讓人們漸漸地被沃爾瑪給寵壞了,像這樣方便、俗搆大碗的消費模式,背後隱藏著是難以負擔的代價。沃爾瑪提供了大量低價的商品,美國各地的民眾將它視為能讓社區生活機能提升的一大推手,所以大多舉雙手贊成,希望自己居住的社區都能夠擁有一間沃爾瑪,能夠方便地解決生活上的一切食衣住行的問題,但沒料到的是,由於沃爾瑪的的進駐,社區內的各式商家漸漸地生意一落千丈,一家接著一家的關門倒閉,社區只剩下住家以及沃爾瑪,社區裡不再像從前那樣豐富多元,而變得像是座死城一般,這樣的情形從一個鄉鎮擴大到整個國家,甚至延伸到了海外。
而沃爾瑪為什麼有這樣的能力能夠一直持續他所謂的「低價策略」呢?其實背後犧牲的不是賺取較少的利潤,則是降低人事成本,壓低員工薪資(沃爾瑪計時員工平均年薪僅13,861美元,總裁年薪則為27,207,799美元,至於掌控Walmart的華頓家族其財富估計為120,000,000,000美元,家族內五位成員長期名列全美前十大富豪榜);僱用便宜非法的境外勞工,將他們視為沈默的奴役,而衍生出超時工作、扣押薪水與加班費、種族與性別歧視等等踐踏勞工權益的事情;此外還禁止員工組織工會,甚至對組織工會的門市以降低薪資等方式竟行逼迫式的懲罰;最令人髮指的是,每年進帳打把鈔票大型企業,居然用不合理的保險制度,把員工保健醫療成本轉嫁給政府,用納稅人的血汗錢救助沃爾瑪他們的員工,這難道就是沃爾瑪所謂的「創造低價,回饋顧客」的訴求嗎?
      其是現在世界上這樣大財團、大企業如此成功的背後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犧牲正在隱隱作痛着,就如現今勞資低廉的中國、印度汗其他東南亞國家,在「低價商品」的背後,往往是由枉顧人權的「血汗工廠」製造出來的,這些低價所付出的代價不是你我能夠想像的;所以下次購物時,想想低價商品值得顧慮的不只是品質問題,而是這個世界為此付出的更大代價。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咖非正義 影片心得


497600261 法四甲 顏于寧
    雖然我沒有愛咖啡成癡,但回想起來,我每個禮拜一定都會喝超過兩杯以上的咖啡(沒有成癡,但我還算是星巴克的愛好者),所以當我看到紀錄片,掀起無限感慨阿!
    之前就有聽說咖啡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貴,也有聽說非洲種咖啡這件事,真的要看過影片之後,才知道原來都比自己想像的嚴重。感慨的是,明明知道咖啡造成剝削,但在現在的文明社會裡要大家不喝咖啡時在太難了,甚至有聽過一天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才足以度過上班的煎熬,看來要抵制喝咖啡是難上加難,又無法解決非洲那些種咖啡的人民,他們只能靠外國不斷援助來維持他的最基本的生活,而且那些援助都無法解決他們的根本問題。
    看著紀錄片當中的非洲小孩,令我印象深刻。我老是跟我媽媽說我想要跟非洲人的腳一樣細,我媽媽老是罵我瘋子,當我看到影片中小孩的腳,那根本就是發育不良的骨頭加上發育不良的皮組合成的一雙腳,看到現在台灣的小朋友,總是會說小朋友肥肥的很可愛,如果把一點食物分給非洲小孩就好了。
    現在的能力,只能在7-11投錢,有些會有捐助給一些非洲難民小朋友的投幣箱,或者是少喝一點咖啡?不能站上WTO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民,又或許我能站上去的那天又會贊成世界的自由競爭貿易,想到這裡又是一陣感慨。
    雖然這部紀錄片是針對咖啡,強權國家對非洲人民的剝削,仔細一看,不僅發現了對咖啡的問題,還看到很多其他的關鍵,現在世界的貿易型態、自由競爭下的弊病、還有極度不公平的貿易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正視去面對的問題,而不是一面倒的贊成自由競爭,在讚揚自由競爭貿易下有哪些好處之餘,應該也要正視迎面而來的弊病,而不是用它多好來掩蓋那些負面事實。
    咖啡從產地到販售驚人的差價也讓我正視到咖啡不僅是精神糧食,應該也要注重從生產到販售的過程,這是多麼令人難過,看著農民為了咖啡砍了又砍、種了又種,最後還要因為被強權國家剝削而去種毒品,他們別無遠擇,只能求得最基本的溫飽,只是為了不要餓死。我們每天一杯咖啡,卻沒想到喝咖啡這件事變得多麼殘忍,我想以後喝咖啡也許不能帶著雀躍的心情去品嘗它了,如果不能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品嘗這又失去了喝咖啡的意義了。
   

生命可製造嗎


法律四甲 顏于寧 497600261
    這次討論智慧財產權是否可以促使社會進步,我是站在贊同的立場,討論到很多從未想過的議題。一開始,辯論否定之一方是繞著對第三世界的人民不公平、在智慧財產權體制下會抑制人們創作、更具體的說明對於藝人知名度的影響。
    針對第三世界的不公平,反對方認為大部分之發明,尤其是科技產業這部分,若要強調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會使得第三世界的國家無法享有強權國家的資源技術等等方面,導致第三世界永遠是第三世界,對於這部分我們贊成之一方有表達出若將這些科技進步的技術教予第三世界之國家,他們也未必能支撐的住,雖然這表達參雜了一點歧視之意味,但並不無道理,我認為若無法保護到那些發明創作者之權益,大部分的人也不會想要發明創作,現實點的說法難免拖離不了利益,但對不得不承認,在有利益的動力下,才會使得人民想發明想創作,變相的來說
就是大家只會想說反正我的想法不受到保護、等別人現成的就好了,這樣根本就不會促進發明創作等,沒有源頭,別說是要給第三世界了,連強權國家是否會想不斷發明與藉由此促進進步都會變成難題。
    其次,抑制人民的創作、不會想要衍生出更好的技術這個問題,根據我國的著作權法第六條就原著作改作之創作為衍生著作,以獨立之著作保護之。雖然上述條文中之著作不盡然包山包海,但是針對文藝、建築等等之創作仍然包含在內,所以並不全然如同反對方同學所說會抑制其他人的權利。
    接續著是對於藝人之名度,反對方的同學提及若是沒辦法在網路上流傳,對於藝人的知名度則有礙,現在網路上隨便就可以下載歌曲,這會使藝人之知名度有幫助。針對這部分,那盜版呢?之前沒有網路、盜版不盛行的時候,那些藝人的知名度又是如何產生?耳熟能詳的鄧麗君、鳳飛飛等等,一樣也是在沒有網路下產生的呀。不得不否認,網路下載的便利性真的會提高知名度向外擴之速度,但不能因此就認同那些盜版、網路違法下載是良行。若是好聲音好著作沒受保護,就如同老師在課堂上所說九十九分的努力也應該被重視,而不是只在乎最後那一分之結果。這讓我想到,就好比我今天要死要活做了一個禮拜的精心筆記,借了我最好的同學之後,沒經過我同意就廣為流傳影印,到後來其他人看了筆記還考的比我高,我想這我能體會的。
    各持見解大不同,但是站在贊同之一方,不免還是要提到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下的好處。雖然對第三世界也許就會少了一個機會一個技術可以使用,但換個角度來說,這也會使得我們創作發明多個機會,若著作發明不受到保護,導致這些發明著作遭致濫用,無法確定所有的人將會合理使用發明、技術等等,只能以保護這些原創者之方式,藉此來促使社會進步又可以防遭他人濫用等等,整體看來,不應否認智慧財產權保護之必要。

購物狂熱


 
法律四甲 顏于寧 497600261
    一如往常,每當媽媽很無聊的時候總會打給我:「陪我,我帶你去逛街」,聽到這句話我也就照慣例的回答「ya!等會見」,這好像變成一種習慣。
    消費會讓人快樂,我認為這句話是不容否認的,至於到底是買來之前花很多時間打工,又或者是買來之後隔沒多久的後悔,這卻不在討論之下,至少當你願意花下金錢,買到的時候應該是心滿意足的。部分大學生住外頭民生用品必需品雖然要自己花錢買,起碼也會選自己喜歡的、好用的,如果買東西當下會讓你不快樂,我想也不會去選擇那樣商品。
    想找朋友聚聚,「想去哪吃?逛街勒?有想要買什麼嗎?」,這也是一貫的問法,去百貨公司、大型商場好像是走家裡廚房一樣頻繁。當想要雙鞋、一件美麗的衣服、吃一頓大餐犒賞自己等等,算一算這個月零用錢還夠不夠,或者是這筆花下去之後我還能有多少錢過完這個月(等下次媽媽發零用錢的時候)。慶幸的是,我沒有信用卡,我想台灣學生應該沒有如同美國學生一樣頻繁地每七位就有一位學生擁有信用卡,不需要擔心下個月必須支付多少錢。回想起媽媽每個月都叫我要少花錢,她還要去繳上個月刷的信用卡錢,想到這不經就會思考信用卡是否應該存在?特別是看了那本很厚的上課用書之後。信用卡的評估、發放、銀行的考量等等都是我們應該要省思的問題,以前高中上社會課的時候常常都會聽到現金信用卡的議題,「一卡在手,希望無窮」等等的廣告語,但不得不承認信用卡有他方便實用的好處,常常聽到哪個同學有信用卡,每逢星期三威秀電影還可以買一送一,信用卡常常配合著與某企業關係等的促銷方式,就會很羨慕有卡的同學。對我個人來說,只要不亂花費且適當消費,擁有一張信用卡也無妨,但似乎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想的。
    前幾個月,facebook上高中同學po了一篇,南崁附近要開一家costco,大家都好開心地一直按讚,現在擁有一家大型商場或是百貨公司開心程度遠比聽到附近開了家醫院來的高許多。記得每次約會聚餐等等都會選擇百貨公司,夏天有免費冷氣吹,冬天室內又有暖氣,下雨天還不會淋到雨,不容疑義的是去大型商場漸漸地取代原本其他的方式。隨著網路越來越發達普遍,逛網拍也漸漸成了我的休閒娛樂,其實我之前也沒想過網路拍賣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只是覺得多了一種消費方式,看了富裕流感也才具體的知道,網路真的帶來許多財富。雖然會造成依賴網路的習慣,但網路購物不是只有有錢買店面的人才能賣東西,這不是也很好嗎?可能我是目光短淺,才看不到背後帶來可怕的問題……
    記得媽媽前不久跟我說,她坐了朋友的藍寶堅尼休旅車,她好開心,說他也希望她能這麼有錢,能隨心所欲的買車,當老師在課堂上說,消費的族群還有消費比例的時候,第一個讓我想到的就是這個了,接著又想這樣的數字真的一點都不意外,貧富差距過大的生活,表示著這社會應該只會越來越M型化吧。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
日文四乙 497242655 蔡銘澤
 當我看這一篇文章的時候,他的開頭是寫很久以前人類生活的模式和形態。說到以前的人生活很困苦,都是很規律的工作,然後還會被欺壓等等。所以現在的進步是有好也有壞,人類文明的進步,讓以前困苦的生活變成現在都自由自在的社會,人類的生活品質都逐漸提高,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那一面就是因為過度的發展,人類不斷的進步且要求的更多更好,慾望增高,因為以前的困苦,所以大家現在都只想往上爬,也只看見到眼前的一切卻不會停下來好好的反省。以前古時代的人生活都是相互依靠,生活相當淳樸,而且房子也是開放性的,雖然房子空間很小,可是大家的生活都十分滿足。並沒有像現在的房子都圍牆及牆壁的隔開,好的那面也許治安有變好,可是不好的那面反而更多。如彼此之間的交流都減少,就連家人之間都缺少溝通,大家都各自躲在自己喜歡的房間裡。大家都想要更大再更好的房子空間,慾望增大,有錢人家的小孩甚至還有專屬自己的遊戲房,這是多麼奢侈的行為。想一想那些多出來的房子空間是可以住上好幾個人啊,現在的土地都越來越少,大家都只想住更好更大更豪華的房子,那麼誰會注意到現在的環境改變。人類已從共同分享變成個人主義,並且是更加的個人主義。
這一次的議題—我為人人還是人人為我,我覺得現在的社會都是人人為我的模式。就好像現在你用的湯匙、筷子、椅子等等都是由人類所發明和製造出來,都是為了讓大家方便而製造出來的,可是在大家方便之餘,是否有想過會用到多少的東西呢。企業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企業家們根本不會知道底下的員工工作是否辛苦,他們只關心的是利益和錢,大家都為了他們而拼命的工作,可是他們就只是在那裡坐享其成,如果沒有員工,他們還能這麼的成功嗎,就好像沃爾瑪這種大型企業那樣。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人類的生活就只能努力的工作,假如沒有了工作就無法養活自己和照顧好自己的家庭,大部分的工作群都沒有空閒的時間來理會現在的世界到底是怎麼樣了。
假如是我為人人的話,現在就應該站出來加入環保和保育的工作行列,例如可以節省水源、保護動植物、向政府或企業所要對環境造成破壞的工程說不,為人類對地球一直以來的破壞盡一份努力。就像現在的農業,假如大家都支持無農藥蔬果,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可以吃到最原始的味道當兒,還可以拯救現在土地被農藥破壞的程度。為保護這一個地球出一份力就是為了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上過這堂課也看過許多文章和影片,讓我頓時覺得該是時候覺悟了,人類是不應該那麼大肆破壞我們唯一的地球,也讓我了解和體會到各種感受。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假如大家一起努力,那麼力量就會無限大。我也會盡我本身的小小力量來支持及參與環保運動和向朋友宣傳環保意識,以讓自己及後代還有機會享有這美好的世界。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影片心得:美味代價


影片心得:美味代價

德語四497260152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日常生活所需,能否吃的健康,需要更多的探討和了解。很多時候,食品被製造得更吸引人,吃起來滋味更好,但是,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呢?可能就不是很了解。小時後,長輩都會跟小朋友們說:「速食不要攝取過量喔!」都知道速食吃多對身體不是很健康,但除了已知的一些情況,在影片中了解到平常較不易發現的情形,在製造過程以及整個生產過程中所需的資源以及人力,讓人對“美味”有更多的省思。

    有句廣告詞:「天然的最好」,曾幾何時,我們食用的食品,已不再“天然”?有時候某些食品的介紹:「某成分非常珍貴稀有,特別提煉來製作」,試想,這樣的成分既然是非常稀有,那何以大量生產製造?原料從哪裡來?如何製造呢?在生活中,多一點關心,多想一下,在選擇時,較能做出更好的選擇。影片中提到農民們在製造過程中遇到得事情,令人深感無奈及辛苦。說到農民,就想到我的外祖父外祖母,他們一輩子辛苦耕作,從耕作到收成,是多麼辛苦多麼努力才能完成的,每當回去外婆家,吃著香噴噴的、外婆親手種的農作物,心中充滿感激,一粥一飯,得來當思不易。

    影片中談到一位母親,她告訴大家她的小孩的遭遇,她努力地讓更多人重視食品的安全,希望不要再有下一位跟她一樣傷心的母親,不要再有一個小朋友遇到同樣的事情,若大家能對食品有更多的認識,更清楚的知道其製造過程,較能預防及注意,預防比補救來的更重要。影片中有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一個家庭若要吃飽,購買蔬菜水果的價錢比購買速食還要貴,因此一些較弱勢辛苦的民眾以速食果腹的頻率比較高,為了生存,為了填飽肚子已經很辛苦了,但過量的速食所帶來的健康問題,使他們的處境更為辛苦,在現代社會,經常聽到有人在討論:「小孩挑食的問題、如何改善小孩挑食的習慣…等等」的情形,又看到有人因為生活困苦連購買蔬菜水果都很困難時,就會覺得實在是不應該挑食,不應該浪費食物,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除了針對情況與問題作改善,教育人們懂得珍惜,不要浪費,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