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血色海灣

血色海灣

資管一402402088李仲薇
l   大綱
一九六年代,瑞察.歐貝瑞為電視劇《飛寶》(Flipper)訓練海豚,成為這個價值數十億產業的開路先鋒,直到親眼見到海豚在自己懷裡選擇死亡,歐貝瑞決定開始進行抗爭、釋放一些被關禁豢養的海豚,最後在偶然的機緣下,發現獵捕海豚的大本營:一個座落於日本有如鯨豚主題公園般的漁業小鎮「太地町」的神秘海灣。
在那裡,海豚被圍獵、篩選、剔除、運送到世界各地受訓娛樂人類、成為海洋公園的超級明星。那些看起來不夠漂亮、不夠大隻、不夠聰明的海豚,只有被宰殺一途。每年從九月到翌年三月,幾千隻海豚受到屠殺,水域被牠們的鮮血染紅。
為了制止這種圍獵行為,歐貝瑞帶領了一批各有專長的人員,包括:潛水專家、前陸戰隊隊員、好萊塢電影道具組等,冒險深入太地町拍攝一部紀錄片。深具爆炸張力的拍攝過程,引爆全世界對此議題的廣泛關注。

l   關於海豚,我們不知道的有:

1.          擁有高度智慧的海豚,無法在人類環境生存!海洋公園裡的海豚,快被彷彿放大10倍的噪音給逼瘋,讓牠們罹患胃潰瘍,甚至選擇自殺。
2.          據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統計,自然生長的海豚可以活到三十多歲,被圈養的海豚平均壽命只有5.3歲。
3.          全球存在約兩百座海豚館、「海豚治療法」提供者,以及與海豚暢泳的節目活動。諸多研究機構也需要海豚。被圈養海豚的高死亡率,造成這些機構必須經常補充新海豚。

人類,真的是海豚的好朋友嗎?以傳統文化、維生經濟之名,飽了多少人的荷包,累及多少生物的存續?從人類本位主義出發,貪婪與失衡必將亦步亦趨。我們還有另一個選擇:以生命為本位,平等看待所有生命,重新思考人類與世間萬物的關係。

l   日本人為何要捕殺海豚?
捕食鯨魚在日本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當今時代,日本捕鯨業已遭到國際社會的反對,那面對壓力,日本為何依舊我行我素呢?
日本人對鯨魚的喜愛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江戶時代以前就吃鯨魚。日本捕鯨協會代表稱:捕鯨是日本歷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禁止商業捕鯨的做法就是掠奪日本文化和傳統中的重要部分。日本太地町鯨魚博物館的負責人則在臺上大言不慚地說,捕鯨並非是一項職業,而是日本人的一種驕傲和歷史。
根據日本捕鯨協會在2008年發佈的一份調查顯示,除10%的人不願評論之外,有近60%的日本人都認為吃鯨肉與日本飲食文化息息相關,應該保留。在日本社會,農業和漁業是旗幟性的行業,代表著日本的驕傲。而對於執政的自民黨來說,農民和漁民則是他們拉選票的「重鎮」,絕對不可以失守。這從美國等國家要求日本開放農業市場遭受到強烈抵抗就可以得出結論:如果政府敢於公開反對捕鯨,那毫無疑問會失去大批的選民。
他們認為,日本堅持捕鯨,潛意識裡是要和歐美對抗,企望通過這種方式來顯示自己的文化特徵並顯示他們的海上稱霸權。


在太地町那裡工作的漁民將海豚驅趕聚集、把牠們關在擁擠的圍欄中達數日之久,將幼豚帶離母親,並殺害許多海豚我們為此感到困惑不解,因為這是如此不人道的行為,而且沒有必要。很少日本人以海豚肉為食;沒有人必須仰賴海豚肉才能生存。獵殺野生海豚也許如日本政府所堅稱的是當地傳統,但傳統並非凜然不可侵犯。當傳統不再符合一個社會的需求、或人們體認到它是不道德的時候,傳統可以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