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

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
現代,一個資本主義籠罩世界的時代,劇烈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消費。小布希總統說:「購物是對恐怖主義的終極譴責」。他的話也許沒有錯,對於以資本主義立國的國家,消費是極重要的一環。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沒有生產哪來的經濟強盛呢?話雖如此,這個從原料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你了解多少?它到底帶給地球與消費者多大的影響?如果我們還在懵懂不知的情況下繼續過度的消費行為,造成的後果不是我們能想像的。在這裡,我介紹兩個貿易的手法。
計畫性過時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科技產品汰換率高,每年都出一支新型號,但是標榜的新功能不是換個包裝不然就是對使用者沒多大用處,消費者卻一窩蜂的改換新機。美國工業設計師史蒂芬(Brooks Stevens)提出了「設計來丟的」的概念,定義為「灌輸慾望給買家,讓他們想擁有新一點、好一點的東西,而且要快一點到手。」了解了嗎?不管是APPLE出了幾代手機、飆風玫瑰賣了幾代的鞋子、衣服品牌出多少款服飾,都是一種商業手法。其實很多商品都可以使用好幾年,有時候些微的小損壞可以用小錢來修好。但是現在的企業都刻意縮減產品生命週期,並且讓維修變得更困難,這些手段無疑是對消費者一大傷害,對地球更是一種無法彌補的傷痛。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必須要培養理性選擇的能力,並且在關鍵時刻能夠壓抑自己購買的慾望,才能對企業的政策造成影響。

廣告
以前的廣告是在強調功能,而現在的則是創造一種形象、生活方式和社會地位。現在電視與電腦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而廣告靠著這些媒介長時間對消費者播送自家產品。這對於消費者的影響是我們對於購買此產品的慾望可能愈來越強,而且不買會感覺跟不上潮流,亦或者某些人想模仿名人而購買商品。而這些商品大多都不是自身缺乏的,只是因上述原因而衝動購買,其後果跟計畫性過時一樣,但是廣告的影響更全面、更深入,廣告儼然成為消費主義的標誌。

以上兩點只是此議題的冰山一角,其他還有更多的秘密是消費者必須知道的,都在這本書當中。看完後你將會知道,消費主義背後的陰謀與地球的環境崩壞,對於我們是多麼息息相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