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課程議題--美味代價

吃,是我們補充身體需求的方式,白天到晚上,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要吃。
在通識課──社會正義與世界公民中最令我難忘的影片便是「美味代價」
生活中我們對於美食總無法抗拒,並且用發達的網路抑或網羅資訊的媒體連結一切推薦的食物,但在光鮮亮麗的層層包裝下,卻藏著不為人知道內幕。「美味代價」就是揭開那神秘面紗的美國紀錄片。在食品大企業的運作裡,降低成本,賺取最大利潤便是成立公司的最主要目的。
    影片中揭示一個成功的企業(泰森)背後被犧牲的農民以及人民的健康。原本要三個月才成熟的雞,給予施打抗生素五十天生長出壯大的雞胸肉,甚至比三個月飼料加抗生素的雞還要更健壯。可悲的是,企業家們不僅改造雞肉也想進一步改造雞農,而雞農沒有選擇的餘地,企業家們為了降低產成本以及工業機密性,要求雞農把雞生長在整日黑夜的雞舍裡,且要求你更換設備,如果養雞者不願意,就會丟了合約。整個雞舍的雞連體型幾乎一模一樣,這已不是雞舍而是工廠了。吃了加抗生素飼料的雞,骨骼與內臟跟不上肌肉的生長速度,它們走一走就會跌倒。雞有沒有生並不重要,在企業眼中賺錢才是重要的。可以說雞從出生到宰殺,它的生命都是屬於泰森的。
    另一部分,當我們走進超市,細推它們的原料,會發現有好多好多東西都是玉米,舉凡洋芋片、花生醬、可樂、就連電池的原料也包含玉米,而它同時也改變了畜牧業,業者為了降低成本,紛紛把牛的飼料()換成玉米,這樣不但可以節省開闢牧場的費用,且飼料玉米價格低廉又能讓牛快速生長。但飼料改為玉米的牛,胃卻開始產生了變異,牛的第一個胃為瘤胃,裏頭有微生物及細菌,但吃玉米生長的牛,瘤胃卻產生了抗酸性的大腸桿菌,牛的排泄物及在宰殺時的骯髒環境,大範圍的擴大細菌的傳播,而一旦養牛的某個環節出了錯,就如牽一髮而動全身。影片中就有提到吃了漢堡的弟弟,得了0157H7型大腸桿菌,他媽媽也驚訝為什麼漢堡會引發出血性大腸桿菌而導致食物中毒死亡。

    我認為這影片不僅讓我了解到食品安全的重要,也讓我能進一步推至食品的源頭,我們雖然沒有能力阻擋只為賺錢而不顧人民健康的黑心企業近續運作,但我們身為消費者,對商品有選擇權,也有權可以為自己的健康發聲!




歷史一乙 謝宗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